首页 > 家居绿化 > 正文

家具企业大浪淘沙时代来临

2011-06-09 12:47 |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分享

 

      据新华社南宁6月6日电一方面是在银行准备金提高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红木家具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红木市场正在遭遇“诚信危机”为代表的行业洗牌。红木家具业内人士认为,只有真正把握“产业链本质”,做大做强企业品牌的红木家具企业,才能“笑傲江湖”。

 

      “囤木居奇”命悬一线

 

      “银行提高准备金对我们这些红木家具企业压力太大了,现在大量的原料积压,又没法马上销售出去。”记者在中越边境凭祥市采访时,越通红木家具公司总经理潘华说。

 

      潘华告诉记者,半年前,不少人还在拼命收集原料,甚至不惜通过银行贷款、高利贷等方式。在银行紧缩银根之后,立即遭遇巨大打击。

 

      同样做红木家具生意的企业主李立国说:“以前每天一睁眼,就能挣个5%的利润,现在每天睡觉时,还想着怎么尽快把木料卖出去。‘囤木居奇’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命悬一线。”

 

      “直面终端”蓄势待发

 

      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就在不少红木家具企业为未能掌握产业链销售终端,确保自己价值链延伸而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却能够通过多元化的进程,延伸产业链,推动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

 

      福建某家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元叶告诉记者,2007年以来,该公司就在全国市场进行布局,目前直营店已达190家,今年年底直营店在国内将达到300余家,遍布全国大中城市。

 

      陈元叶说:“搞囤积居奇是‘邪道’,只有通过持续健康发展的终端产业链,为消费者供应买得起的‘奢侈品’,才能确保行业的持续发展。”

 

      “品牌企业”才能“笑傲江湖”

 

      常年研究中国—东盟家具行业发展现状的专家、新加坡隆达销售策划公司总经理曾龙达告诉记者,未来10多年时间,将是中国家具企业大浪淘沙的时代,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时间已经提前到来。

 

      曾龙达认为,家具企业不能通过简单的原料囤积来提升价值赚“快钱”,只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利于消费者,才能在利益共享中实现共同发展。“毕竟,中国木制家具的销售已经呈现出每年35%的消费增长势头,谁能够把握住产业链的核心,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笑傲江湖。”曾龙达说。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