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演绎至今,已经成为一场江湖游戏:国际家具品牌和国内家具生产企业之间的“肉搏”,厂家大佬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在网络上,消费者强烈要求“达芬奇”退款赔偿,并通过互联网交流工具公布来自欧洲的可能存在问题的其他品牌。
在日前举行的“广东家具业突围研讨会”上,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橱柜专业委员会会长、衣柜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姚良松认为,“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自律、行业自律和国家执法监督部门监管的缺位。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高额利润的诱惑,对企业自律提出了挑战。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并非是个别现象,国内家居市场充斥着各种“假洋鬼子”,橱衣柜行业也存在类似“挂羊头卖狗肉”的品牌和企业,如果不及时进行反思和改正,必将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广东省家具商会执行会长蒋德辉进一步分析,“达芬奇”所折射的还有国内部分企业、部分消费者迷恋“洋品牌”。要知道,我国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人民使用的其实是“中国制造”的家具。“外国的月亮现在越来越不如中国的圆”。
“家具业的游戏规则,仍是强者恒强。”姚良松认为,譬如,欧派橱柜通过综合运作,与全球优秀的设备和配件供应商合作,就能成功整合全球关键资源,建立亚洲最大生产基地,性价比可远超国外品牌,“中国家居业不应妄自菲薄,而应自强自信,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努力打造企业的软硬实力,合理地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中国本土企业也能做世界品牌。”姚良松说。 |
“达芬奇事件”折射出家具业“江湖游戏”
2011-08-05 16:34 | 来源:人民网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中国防腐涂料将进入发展成长黄金时期12-07-11
·我国五金锁具发展潜力巨大 走向高端须内外兼修12-07-11
·厨电一体化趋势明显 发展需突破传统消费理念12-07-11
·地板营销终端跨行联姻或将成发展趋势11-12-28
·红木家具价格惨跌一半 红木发热也烫人11-12-26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活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