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昨天正式公布。这份被外界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扶持流通业发展含金量最高”的文件明确,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政府应出资建菜店
近年,蔬菜、猪肉等一批农产品“价贱伤农”和“价贵伤民”现象不断出现。专家指出,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具有公益性的本质属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公益性大多缺失或被违背,使“最后一公里”成为农产品价格非理性上涨的背后推手之一。
意见提出,要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其中,意见强调这一政策包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
同时明确,地方政府应出资购买一部分商业用房,用于支持社区菜店、菜市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居民生活必备的商业网点建设。
减轻流通产业税负
此外,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只有一两层建筑,很难像大型商城那样进行多层开发,土地利用率低,因此批发市场用地按商业或工业用地标准去执行,大大增加了市场经营成本,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
对此,意见明确要减轻流通产业税收负担。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有条件的鲜活农产品。
与此同时,意见还要求深入推进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坚决取缔各种违规及不合理收费,降低偏高的通行费收费标准。从严审批一级及以下公路和独立桥梁、隧道收费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确定的西部地区省份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进度。
促消费利于稳增长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宋则表示,当前,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放缓,消费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而搞活流通能降低流通成本,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这对于下半年的稳增长有重要意义。
- 北京落点社区菜店三年规划启动
政府出头与外省份合作建菜店,政府出资与国企合作建蔬菜零售终端。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商务部门获悉,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实施社区菜店三年规划。
按照规划,3年内全市新建规范化的社区菜市场不少于150家。城六区3年内每区至少收购新建社区菜市场配套设施5家,回购菜市场产权5家,回租菜市场5家,投资入股菜市场10家。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相对固定的蔬菜零售网点近1700家,其中规范化社区菜市场278家、社区菜店230家、农贸市场260家、生鲜超市809家。规范化菜市场承担了全市40%的蔬菜零售供应。
另据了解,今年6月,市政府法制办就《北京市社区菜市场建设管理办法》首度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新建居民区应按住宅建筑面积2%的比例规划建设菜市场。
|
农贸市场将限期免征房产税引导生产发展促进居民消费
2012-08-08 |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