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制度设计和管理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斩断利用保障房寻租获利链条,我市拟出台规定只允许保障房在内部封闭流转,如果一定要上市,50%以上收益要交政府。这是8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中,市住建局负责人透露的信息。
这场主题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专题询问会,是本届人大在常委会议期间举行的第二次专题询问会,在房价高企的今天,备受关注。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参加会议,并回答委员们的提问。
关键词:建设
我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
庄创裕委员第一个提问:当前我们的保障房建设数量是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分配下来的,这个数量是如何测算的?毕竟需求是动态的,建少了难以保证民生需求,建多了造成浪费。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答说,我市对保障房建设的需求做了一个公开的测算,从2010年测算的情况来看,我市保障性住房需求是35.8万套,其中户籍住房困难人员大概8万套,人才保障性需求是17.8万套。根据计划,我市“十二五”竣工保障21万套,加上“十一五”竣工的2万套,总共是23万套,与预测相差12.8万套,仍要加大建设力度。
吕锐锋补充回答问题时表示,以行政手段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是我国在保障房供应量缺口巨大的特定发展阶段采取的做法。不过从现在来看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提出“以需定建”的做法。下一步,深圳将更多地建设公共租赁房和安居商品房。
关键词:配套
28个配套不完善社区将尽快完善
一些保障房弃选率高,遭遇“空城”尴尬饱受诟病。王富海委员就关注到这个问题:当前保障房选址相对比较偏,配套不太完善的问题如何解决?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在回答中表示,在前几年“保开工”的大前期下,保障房建设的配套的确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市将出台保障房配套建设的标准,明确提出规划用地要有相应配套,并明确配套项目的工期和开发时序。
该负责人还表示,我市已对拟竣工的48个保障房项目进行梳理,发现有28个项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配套不齐全问题。市长许勤前不久已经明确要求市住建局将这28个项目存在的问题汇总交给市政府办公厅,由办公厅督办协调,尽快将这些配套完善、落到实处。
吕锐锋表示,将保障房项目大多建在原特区外与特区内土地资源有限、以及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紧切相关。他承认当前我市有些地方保障房的确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但不算严重。估计问题集中在坪山新区,因为这里保障房建设量大,而且地段偏远。我市正考虑将坪山保障房供应与土地整备、拆迁安置作统筹处理。
吕锐锋表示,如果保障房在供应中出现弃选率非常高的极端情况,也可以考虑与养老设施作对接。 |
深圳:保障房上市50%以上收益或归政府
2013-09-03 |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