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外,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由家装企业承担
合同外增项、质保不到位、装修污染,要规避装修中的这些问题,9月起实施的国内首部《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你或许会有所帮助。
现象
装修过程中增项导致费用高于合同价
“10万元的装修合同,最终能超出3万元。”郑州一家装修公司老板梁先生告诉记者。
装修实际费用高于合同价,已是常见现象,而中途增加装修项目是涨价主要原因。据梁先生估计,一般会超出20%,而合同价越高,超出的有可能越多,“这样的客户更重视装修效果”。
9月起,国内首部《规范》国内贸易标准正式实施,其中要求,除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外,家装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由家装企业承担。
《规范》能否真正规范市场?
“小企业可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东易力天装饰公司相关负责人胡志福说,有的公司为了拿单子,会低价切入、模糊报价,或者漏报必要装修项目。
但出现问题时,客户一旦和装修公司“谈崩”,被动的往往是客户。
装修停工大部分都是由于增项造成的,胡志福说,一些公司要求加项,但客户觉得超支严重,达不成一致意见,就容易造成停工,而客户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做了一半再换装修公司成本太高”。
探因
多种原因致使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项目”
装修增项一般出现在家装领域。
家装多是一家公司一条龙服务,客户很难有工程装修项目的强势地位。胡志福说,恶意增项、私自增项,早就该治。“我们的基础工程不会增项,如果增项,一般也在后期造型等方面,会开具报价单跟客户协商,由客户签字。”他说。
但梁先生透露,问题往往就出在“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项目”这一点上。
“有些前期设计效果可以了,把你的图纸颜色改一下,加个背景、挂件,然后说这是给别人装的,让你给点评点评、看看效果。”梁先生说,这看似征求意见,实际是“欲擒故纵”。
而类似于强烈建议这样的“语言挑逗”,在梁先生看来更为常见。
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客户会问,“我这儿为啥没有这个东西”,从而增加项目就成了“消费者主动要求增加”。
“郑州的装修公司上千家,都在抢大客户,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他说。
业内人士称,正规装修公司一般会要求工作人员作精准预算,也存在客户感觉做工好主动要求追加项目的情况。
条款
装修企业应配合顾客检测甲醛
根据《规范》,装修企业在顾客需要时,应配合顾客提供对包括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等在内的室内环境检测服务,验收时应由顾客在场监督并签字确认;对环境质量存在争议时,应选择双方认可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郑州一家知名装修企业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在做业务时,一般会附带提供建材,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先通风一周再封闭一天,请业务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做环境检测,如果不达标,公司负责做环保处理。
但问题是,有的客户一定要自己买建材,如果最后环境不达标,责任归谁很难划分。
《规范》还要求,家居卖场应执行先行赔付制度,在商品出现瑕疵或缺陷时应及时给顾客退换或赔偿,在销售商离场后仍须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售后和维护服务。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一要求在郑州各大建材家居卖场已基本实现。 |
家装费不得超过合同的8% 超额费企业承担
2013-09-06 |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