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珠海市召开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李嘉、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芃出席并讲话,市长何宁卡部署下一阶段国际宜居城市建设工作。
李嘉指出,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是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履行特区使命的重大举措,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必然选择。珠海是海洋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有着30多年环境保护打下的坚实基础和独具魅力的人文环境,在打造港珠澳国际都会区、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市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国际宜居城市创造了良好条件。珠海要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力争经过三年打基础,2020年上台阶,再用五到十年时间基本建成国际宜居城市。
李嘉强调,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要遵循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好“人”与“城”的关系,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二是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口、共享高品质生活。三是坚持统筹发展的理念,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坚持文化传承的理念,处理好国际风范和本土风貌的关系,既体现整齐性、统一性,又彰显珠海特色和气质。五是坚持规划先行,处理好规划和建设的关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六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王芃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海在新型城镇化的很多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正在探索一条独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珠海具有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国际宜居城市的扎实基础,要坚持规划引领,维护规划的科学性、法定性;要回归城市思维,按照城市生态要求规划建设城市;着力探索珠海模式,实现高质量的城市发展。
何宁卡在部署工作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科学内涵,我市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建设要以国际化宜居城市为目标,让生态宜居成为珠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响亮名片。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科学协调、从容开发,扎实推进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各项任务。
会上,何宁卡代表市政府向11位专家颁发了珠海国际宜居城市建设顾问聘书。珠海城市规划战略总顾问刘太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分别对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珠海城市总体规划和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作了介绍。国际宜居城市代表、国际宜居城市研究机构及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发言。市政府分别与相关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香洲、斗门、高新、万山等区(功能区)与相关企业签订旧村更新合作协议。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起草了《关于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待融入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并充分吸纳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后颁布实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小龙主持会议,市领导赵建国、刘佳、霍荣荫、刘嘉文、王庆利、潘明、陈杰,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各镇(街道)和相关企业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
珠海将建国际宜居城市打造美丽中国样板
2014-05-20 | 珠海特区报
- 上一篇:楼市分化:“进亦忧退亦忧”的房价纠结
- 下一篇:住建部将颁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