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称,7月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7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创下自2010年8月以来新低。值得注意的是,1- 7月德国对华投资9.6亿美元,同比增长27.12%。
上述最新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连同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数据,共同刻画了眼下中国正面临的经济下滑的挑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FDI的持续回落。其中“结构性因素是不可修复的,周期性因素,要待经济企稳之后,才会回到正常水平。”
前7月地产领域外资下降9.3%
商务部昨日公布7月中国吸收外资情况显示,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677家,同比下降1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 .7亿美元,同比下降3.6%.7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7%。
其中,美国对华投资由降转增。1-7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 .6亿美元,同比增长1%。而欧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9.7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德国对华投资9 .6亿美元,同比增长27.12%。亚洲国家对华投资下降3.8%,为573亿美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1-7月,房地产领域外商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9.3%,高于全国平均降幅;金融业、水力发电、教育等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较快。
与此同时,中国今年前七个月在海外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2.8%,至422亿美元。
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原因。沈丹阳称,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强,欧洲债务危机尚没有妥善解决方案,国际金融市场较为动荡,美国政府倡导“制造业振兴”,推出“选择美国”等计划,鼓励投资实体经济。另外,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新的热点等等国际多种因素,导致全球直接投资流向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从国内来看,土地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使中国吸收外资的竞争优势有所弱化。
“最新的F D I数据符合预期。”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因一个是结构性回落,由于中国的一些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资金流动减少或向投资国回流。第二个原因是周期性的,中国和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外商面对两个因素,一是投资风险,二是收缩投资的冲动。两者共同作用造成资金的持续回落。
|
7月FDI骤降 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同比降8.7%
2012-08-20 |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