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及陶瓷行业协会近期在京发布消息,首届中国国际陶瓷产品展览会将于5月21日~24日在广交会上举办。本次陶瓷展集合了中国陶瓷业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将打造亚洲规模最大的一届陶瓷贸易展。
聚合行业优势资源
2013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年产量突破90亿平方米,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然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却遭遇了尴尬的境遇。世界知名的博洛尼亚陶瓷展览会,15年来只容许我国的一家企业参展,尽管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有4家企业获得参与展示的机会。
业内人士介绍,2013年下半年,中国陶瓷行业启动了优势资源的聚合行动。这种“强强联合”的聚合模式,打造出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新品最多、品种最全的建筑卫生陶瓷展示交易会,展示规模位居亚太之首。
为何上市难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陶瓷行业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我国陶瓷行业大而不强;其次,在发展道路上,如何从单一的产能扩张转向追求时尚潮流的整体环境设计;最后,上下游产业如何更好的对接资本市场.
建材行业的“水玻瓷”三大板块中,水泥板块目前已经成为了A股中的重要板块之一,近期更随着严控新增产能和京津冀一体化的旺盛需求走出了一轮行情。而陶瓷行业不仅上市公司寥寥,而且陶瓷类上市公司的近年来的表现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曾经的上市企业唐山陶瓷、高淳陶瓷、华光陶瓷、四维瓷业等企业,都因业绩问题挂上了“ST”的帽子,在随后的重组中纷纷更名,主营业务也转向了陶瓷外的其他产业。目前冠福家用、国瓷材料、长城集团等几家上市时间不长的公司,虽然陶瓷还是主业,但已经逐渐开始着手调整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内一家知名陶瓷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陶瓷行业上市企业寥寥,并不主要因为经营问题。相反,陶瓷行业门槛低,经营现金流较为充裕。她对记者举例说,陶瓷行业上游原料可以赊账,而下游购买时一般需现结。事实上通过上市融资的需求并不旺盛。
前述高层进一步透露,该公司近来多元化发展迅速,除了陶瓷业务,还涉足小额贷款、房地产、酒店和红酒等多个行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型陶瓷企业普遍“不缺钱”的状况。而上市后对公司治理和信息公开披露的更高要求令不少陶瓷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陶瓷行业长期以来给社会公众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形象没有太大的改变,也成为了陶瓷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的障碍之一。
尽管陶瓷企业面对上市较为谨慎,但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上市能为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如果条件成熟,还是会考虑积极登陆资本市场。 |
首届中国国际陶瓷产品展览会将在广交会举办
2014-04-25 |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