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及政治生态产生重大影响,也为我国建材家居行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一带一路”地区大约覆盖了65个国家,46亿人口,占世界64%,经济总量(GDP)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30%。“一带”形成了六大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中伊土走廊、中巴走廊、孟中印缅走廊、中新走廊、中蒙俄走廊;“一路”则沟通了亚、非、欧海上通道。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从全球视野着眼,从我国目前政治经济状况出发的长远的跨地域的发展战略,旨在打造一个与之相关的国家形成共赢的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提出,有着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陆上、 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沿用了中国古代时走出的方向和名称,这两条路在历史上为沟通我国与西方及沿途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回到今天,重提两条路建设,其广度、其内涵、其作用已完全是古代“丝路”所不能比拟。
从国内看,“一带一路”涵盖了16个省份,“一带”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重庆、四川、广西、云南及内蒙古;“一路”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其中广西两面都占。目前各省市正在做出积极应对,陆续推出一些重点项目。仅西安市就推出了60个“丝路项目”。高铁建设、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首当其冲,旅游设施建设紧随其后,加快城镇化也成为抓手。在“一路”建设中,海洋设施,海港建设成为重要支点。
另外,“一带一路”建设还有一个看点,就是积极推进若干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国内企业和沿线内陆、沿边地区依托国内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物流园区,通过合作、合资等灵活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
这些建设都会对建材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水泥、玻璃、陶瓷这些传统建材的代表,其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其产能过剩程度也早已为人所知,但若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是可以化解一定程度的过剩。首先是深挖国内配套建设的机遇,国内的高铁建设、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都将对建材产品的市场有一个拉动。
一是要盯住我国建设者在国外的身影,通常我国建设单位在海外承接项目,其材料采购大多在国内进行,盯住他们,你的产品就有了一定的出路;二是走出去建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一些产品适合当地生产的可就地建厂,适合深加工的可将国内半成品出口后,建加工厂深加工,以降低成本。水泥盯住高铁、公路、港口建设,玻璃、陶瓷盯住当地配套的城镇建设。
走出去合作建企业将是传统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出路,既可化解产能、资本过剩的问题,也可发挥我国在传统设备制造优势,可实现一举多得。 |
“一带一路”建设为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
2015-04-16 | 陶瓷信息报
- 上一篇:瓷砖企业找准定位赢取经销商
- 下一篇:1-2月全国涂料产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