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积极稳妥 完善配套 健康发展 -中地会
首页 > 两会之声 >

城镇化:积极稳妥 完善配套 健康发展

2013-03-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学规划
 
  “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代表
 
  先布棋盘再落子
 
  城镇化进程有其客观规律,要遵循规律,尊重百姓意愿,不能一哄而上,不能搞运动式的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民俗乡情等实际情况出发,走有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道路。城镇化建设还要重视顶层设计、有序推进,这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的城镇化遇到过停滞、反复,通常是急功近利引起的。结合南京实际,我们“先布棋盘、再落棋子”,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规划先行就能减少过程性浪费,让农民受益,遇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应该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城镇化不是不要农村,不要简单地把城市的一套东西搬到农村,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城镇化应该是将城市文明延伸到农村,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何星亮委员
 
  避免千城一面
 
  当前城镇建设中,“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现象较普遍。人文景观、城市布局大同小异,很少见到个性分明的城市。离开了多样性,人类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
 
因此,城镇建设应努力体现鲜明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格。不能抄图纸,搬“样板”,大动土木,开山炸石,人造平原。城镇化不是要消灭美丽乡村,更不是要消灭美丽自然,是因境而成,不是毁境而就。同时,城镇规划还应该以人为本。“人”是城市的灵魂,应按照人的生活习惯和便利来设计和构造城镇,如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商店、银行、邮局、书店等,要考虑人行道怎样设计才更安全,街区公园怎样设计才更受居民的欢迎,什么样的街区才是人们喜欢的等。总之,要处处考虑居民生活的便利。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
 
  城乡规划实施弹性管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面临着很多不可预见性,比如国家出台新政策、区域发展环境变化、引入重大项目,这都需要迅速对城市发展的目标、功能、用地布局等做出调整。与此同时,城乡规划法和各地法规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修改程序等都作了严格要求,往往需要较长周期来完成调整,较难适应动态变化。
 
因此,建立有弹性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机制,对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意义重大。建议简政放权,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调整城乡规划的权利。还要制定弹性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在总量和结构不变的原则下,允许通过对近、远期建设用地实施时序的置换,满足地方政府对城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此外,由于法律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5年,但5年中规划实施环境在不断变化,需要适时调整,建议制定城乡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允许各级政府及时更新规划。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委员
 
  突出区域文化风貌
 
  我国城市建设初期,大多照搬西方模式,富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文化风貌严重“水土流失”,以致千城一面。对于目前农村“现代小镇”和“中心村落”的建设,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避免“万镇一面”。还应利用规划和相关政策,遏制农村住房建设的随意性,将农民建房需求引导到统一规划中来,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心城镇。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建筑设计部门的作用,从区域文化风貌和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为城市建设和村镇建房者提供具有共同建筑符号、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多样化方案,构建城镇区域文化风貌。
 
  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代表
 
  要有职业教育布局
 
  城镇化不看有多少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而在于这些人在改变户籍、改变工作性质后能否享有有尊严的劳动。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前,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应规划与布局义务教育的配套设施,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真正称得上“落户”。
 
但是仅此还不够,进城农民还应有职业技能,农民掌握了职业技能,才能有生活保障。因此,建议以人才开发为导向,探索建立有助于城镇化“转型”人员提升素质的职业教育平台。
 
  西安市市长董军代表
 
  培育关中城市群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东中西部统筹推进,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培育城市群,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中所含西安、宝鸡、咸阳 渭南、铜川5个城市和杨凌示范区,是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支撑力量。不过,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比较,关中城市群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不足不快的原因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西安一城独大、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等。
 
  建议有关部委重点关注关中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关中大环线、城际铁路、轻轨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西安及周边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带动整个关中城市群均衡发展。同时,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撤县设区、设市,增强其吸纳人口、聚集产业的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有序发展。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城镇化:积极稳妥 完善配套 健康发展 -中地会
首页 > 两会之声 > 正文

城镇化:积极稳妥 完善配套 健康发展

2013-03-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分享

 

  
        科学规划
 
  “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代表
 
  先布棋盘再落子
 
  城镇化进程有其客观规律,要遵循规律,尊重百姓意愿,不能一哄而上,不能搞运动式的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民俗乡情等实际情况出发,走有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道路。城镇化建设还要重视顶层设计、有序推进,这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的城镇化遇到过停滞、反复,通常是急功近利引起的。结合南京实际,我们“先布棋盘、再落棋子”,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规划先行就能减少过程性浪费,让农民受益,遇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应该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城镇化不是不要农村,不要简单地把城市的一套东西搬到农村,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城镇化应该是将城市文明延伸到农村,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何星亮委员
 
  避免千城一面
 
  当前城镇建设中,“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现象较普遍。人文景观、城市布局大同小异,很少见到个性分明的城市。离开了多样性,人类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
 
因此,城镇建设应努力体现鲜明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格。不能抄图纸,搬“样板”,大动土木,开山炸石,人造平原。城镇化不是要消灭美丽乡村,更不是要消灭美丽自然,是因境而成,不是毁境而就。同时,城镇规划还应该以人为本。“人”是城市的灵魂,应按照人的生活习惯和便利来设计和构造城镇,如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商店、银行、邮局、书店等,要考虑人行道怎样设计才更安全,街区公园怎样设计才更受居民的欢迎,什么样的街区才是人们喜欢的等。总之,要处处考虑居民生活的便利。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代表
 
  城乡规划实施弹性管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面临着很多不可预见性,比如国家出台新政策、区域发展环境变化、引入重大项目,这都需要迅速对城市发展的目标、功能、用地布局等做出调整。与此同时,城乡规划法和各地法规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修改程序等都作了严格要求,往往需要较长周期来完成调整,较难适应动态变化。
 
因此,建立有弹性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机制,对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意义重大。建议简政放权,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调整城乡规划的权利。还要制定弹性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在总量和结构不变的原则下,允许通过对近、远期建设用地实施时序的置换,满足地方政府对城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此外,由于法律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5年,但5年中规划实施环境在不断变化,需要适时调整,建议制定城乡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允许各级政府及时更新规划。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委员
 
  突出区域文化风貌
 
  我国城市建设初期,大多照搬西方模式,富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文化风貌严重“水土流失”,以致千城一面。对于目前农村“现代小镇”和“中心村落”的建设,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避免“万镇一面”。还应利用规划和相关政策,遏制农村住房建设的随意性,将农民建房需求引导到统一规划中来,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心城镇。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建筑设计部门的作用,从区域文化风貌和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为城市建设和村镇建房者提供具有共同建筑符号、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多样化方案,构建城镇区域文化风貌。
 
  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代表
 
  要有职业教育布局
 
  城镇化不看有多少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而在于这些人在改变户籍、改变工作性质后能否享有有尊严的劳动。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前,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应规划与布局义务教育的配套设施,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真正称得上“落户”。
 
但是仅此还不够,进城农民还应有职业技能,农民掌握了职业技能,才能有生活保障。因此,建议以人才开发为导向,探索建立有助于城镇化“转型”人员提升素质的职业教育平台。
 
  西安市市长董军代表
 
  培育关中城市群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东中西部统筹推进,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培育城市群,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中所含西安、宝鸡、咸阳 渭南、铜川5个城市和杨凌示范区,是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主要支撑力量。不过,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比较,关中城市群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不足不快的原因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西安一城独大、中小城市发育不足等。
 
  建议有关部委重点关注关中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关中大环线、城际铁路、轻轨等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西安及周边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带动整个关中城市群均衡发展。同时,对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撤县设区、设市,增强其吸纳人口、聚集产业的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新型城镇化有序发展。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