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解释说,很多的“毛地”都是没人要的,包括张家界、和县的土地,媒体主要是不理解,说我们在张家界“零地价”拿地,其实我们是付了两次钱的(作者注:一次是碧桂园通过其下属的高骏公司先借钱给政府进行平整土地的一级开发,在一级开发完成后碧桂园用高于评估价的11万元/亩摘牌成交,然后政府将部分土地款按一级开发成本划还给高骏公司)。安徽和县也一样,当初,那地方都没人去的,但买下来就被人误解,说我们是“零地价”拿地。
碧桂园这种高举高打的“荒地造城”、“变废为宝”选地开发模式和一天推出2000多套单位的疯狂营销模式,在当前乃至未来的中国房地产业势必将越来越受到瞩目和探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能种粮的地一定可以盖房子,但是能盖房子的地方未必都可以种粮食。所以需要调整思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通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延伸,尽量避开耕地,这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局。
碧桂园的发展策略一直是选址于一线城市郊区及二、三线新城中心。据碧桂园有关负责人介绍:碧桂园布局二、三线城市,一般为最早进入该地区的大型房企,以“先社会效益,后经济效益”的发展策略,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政配套建设,满足社区业主的生活需求,同时弥补区域设施不足,在开发过程中,带动当地土地升值、提供就业、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增加当地税收、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商业圈,推进城镇化建设。
“中国要发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大城市,除了北上广深,还有很多的县城也要发展”,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表示,通过帮助加快当地的城镇化速度,提供更多人买得起的好房子,才是碧桂园的生存之道。
根据碧桂园创始人及高层的介绍,结合碧桂园开发的华南碧桂园、广州凤凰城等项目来看,碧桂园均是当地最先进驻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而在打开市场以后,其他大型开发商纷至沓来,一度形成闻名全国的华南板块和增城板块。尤其是碧桂园·凤凰城(广州),曾被各大房企视之为鸡肋荒地。如今,已然是一座成熟都市山水缤纷大城,形成具有辐射力的商业圈,成为深受珠三角市民喜爱的明星楼盘。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理论动态》中,一篇题为“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中提到:“碧桂园凤凰城原地块因拖欠农民征地款等各种债务10多亿元被长期闲置,2001年引进了碧桂园公司,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又盘活了土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每年的税费贡献达3亿多元,仅凤凰城五星级酒店每年税收超过3000万元……
同时,碧桂园高层还介绍,碧桂园正日益形成“1+3”的战略布局,即“立足珠三角,深耕皖鄂湘、巩固环渤海、拓展江沪浙”。碧桂园的战略布局紧随政策导向,项目选点均位于国家区域振兴导向区域,发展区域全面覆盖了“中部崛起”及皖江经济带、东北振兴、长株潭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热点题材。
从碧桂园发展的近20年来看,碧桂园一直布局二三线城市,探索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切合宏观经济环境,“建造一个配套齐全、自成体系的大社区”,将碧桂园成功的商业模式及家园模式复制至更多区域。
|
碧桂园:幸福优居样本(3)
2011-06-22 | 新华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