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进入深度博弈阶段,一边是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地强调绝不放松,另一边是地方政府们越来越蠢蠢欲动突破底线。
近日,中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新政:8月1日起,中山二套房首付五成,二套房公积金贷款率上浮10%,贷款额度降到30万。而且,二套房住房存量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8月1日前已受理的贷款申请审批不受影响。
中山住房公积金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1日起,中山公积金贷款额度从35万元降到30万元,两名共同申请人贷款额度为50万元;公积金贷款利率上浮10%;公积金贷款仅限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以内或套内面积120平方米以内的普通住房;而且新政策“认房又认贷”,只要是二套房,即使是第一次申请公积金贷款都需要首付5成,利率上浮10%。此外,8月1日起停止“购买车位可提取公积金”政策。
连续两次放松调控
对于中山此次公布的新政,经济学家表示,“这是很明显在违背中央调控的本意,首套房将至五成,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性需求入市,这样的政策应该坚决被制止,同时一定要实行问责。”
专家认为,像南京、中山这样的微调政策中央政府应该马上制止,这样的政策可以刺激一时的房地产市场繁荣,但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他指出,一旦房地产调控放松,本来打算进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资金和资源又会回流到房地产,加剧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同时,房地产巨大的“虹吸效应”势必让刺激内需的政策再次落空,面对高昂的房价,有谁会安心的去真正消费?
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山此次涉及的新政确实有很大的放松迹象,二套房首付款降低,很明显将对投资性需求放开,而中山选择这样的时间点公布或将面临一定的政治风险,因为目前国务院督查组还在调研。
据了解,为稳定房地产调控,国务院派出督查组于近日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国务院此次督查的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督查的地区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对其他地区落实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而实际上,中山此次新政的出台算起来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了。4月10日,中山市国土局发布《关于我市2011年下半年住房平均交易价格的通告》,将中山市住房平均交易价格将执行新标准提高到城区为7696元/平方米、镇区为6290元/平方米(按套内面积计算)。
土地财政与稳增长的矛盾
有分析师认为,这样连续两次的放松楼市之举也很正常。分析师表示,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都有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动力,这主要与土地财政有关,在没有解决好土地财政之前,这始终是一个矛盾。
根据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土地供应面积为22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了56%,成交面积为201.4万平方米,不足2011年同期的一半。房价方面,中山上半年商品房成交均价为5599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均价下跌下跌7.74%。
另外,今年一季度中山土地公开交易共1528亩,折合约10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56%,土地收入减少近一半,约13亿元。二季度的数据虽然还未出来,但市场人士多认为,整个上半年中山的土地成交情况都较为冷清。
无疑土地财政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中待解的难题。分析师还指出,从许多地方出台的微调政策来看,只要不涉及到限购的核心本质,大部分中央政府也是默许的,中央以及各部门三番两次的表态“不放松”,其实仅仅是一个“吓唬”姿态,因为从经济增长来看,中央也需要房地产的带动。
不过,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与稳定经济发展的两个目标间寻求平衡其实很难把握。既想保经济,又想调控房地产,这怎么可能?
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也认为,不解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不放弃稳增长的目标,楼市调控政策就缺乏公信力。预期调控放松,人们就去买房,楼价于是反弹。
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总体宏观政策对稳增长力度的加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也有所增加,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呈现回升的迹象。促进内需的逆周期操作,要求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与控制房地产泡沫存在一定矛盾。
|
中山:8月1日起降低二套房首付至50%
2012-07-30 |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