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忧虑
不理“住房养老金”或缩水或坐吃山空
据媒体报道,越秀区嘉和苑为广州老城区的指标性楼盘。它分三期开发,楼龄有9—13年。三期北面外墙的铝塑板自2006年开始就出现老化,部分剥落造成安全隐患。2007年11月和2008年8月两次发生外墙铝塑板大片脱落的事件,最终不得不求助于消防人员上门排险。不仅如此,据业委会反映和服务管理中心的资料显示,大部分物业有防水要求的位置的保修期已过,小区内存在着多单渗漏,个别业户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由于上述外墙脱落等问题,过去十几年曾动用接近40万元钱(占总体维修资金10%)进行维修。在全市,像嘉和苑这样的十年以上楼龄的楼盘还有很多很多。
据越秀区嘉和苑业主委员会主任吴志强向南都记者介绍,目前嘉和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约有500万元。按目前C P I运行数据,这500万元若是定期存款,将以每年5 .45万元在缩水。此外,随着维修高峰期的到来和未来购买力的缩水,这笔钱是否经花,会不会坐吃山空呢?这让吴志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忧患意识。
他山之石
北京市石景山西山枫林第一社区,在金融危机四次降息前果断转存一年期定存
2000多万“住房养老金”
一年多赚70多万元利息
早在2008年2月1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修订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前,北京市专项维修资金就已进行了先行的探索。2003年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业主委员会享有公共维修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权等。
虽然全市专项维修资金由北京市建委小区办专门负责管理,但账户可以进行灵活管理:还没成立业委会的小区的维修资金则统一存在光大银行;成立了业委会的小区则可以通过申请转存到其余七家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
北京市石景山西山枫林第一社区于2008年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据北京市相关规定,他们有权“操作”自己小区的2000多万元公共维修资金。据该小区业委会的周先生向南都记者介绍,2008年金融风暴使得活期利息降到0.36%.当时,北京市绝大多数小区的公共维修资金以活期放在银行里,无疑就是“遭逢劫难”。
2008年2月1日,国家建设部、财政部正式施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第165号令。里边关于“维修资金可购买国债”的规定,为该小区业委会保值、增值小区维修资金,提供多了一个选择。当年7月,该小区召开业主大会并分析,在金融风暴大背景下,国债利率并不明朗,于是决定把存款转为定期。
随后,业委会跟北京市建委小区办(即专门负责管理小区维修资金的部门)磋商,跟光大银行协议,经过层层严密审批,赶在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四次大降息之前,成功地把2000万元公共资金维修资金转存到招商银行万寿路支行,存了为期一年利率为4.14%的定期存款。
如业主所料,第二年,即2009年4月10日发行的3年期国债利率,仅为3.73%.若是按当时活期存款(0.36%年利率),仅能获得7万多利息。转为一年定期(4.14%),就能获得80多万元利息。就这样,他们成功多赚取了70余万元利息!周先生称,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就是因为钱实质上是业主的,只有跟相关部门协商即可。 |
“住房养老金”买国债广州年内出台细则(2)
2012-02-16 |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