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定,前三季广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5万亿元,同比增长8.5%,累计增速与第一季度、上半年持平。
统计专家分析,前三季度,广东经济在非常稳健运行的同时,内在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方面: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贡献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若按年度看,该贡献率是1987年以来的新高。
随着我省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成效逐渐显现,近年来第三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我省经济结构也持续得以优化。
第三产业47.0%
第二产业48.2%
第一产业4.8%
2013年1-9月
广东三次产业结构
亮点1
第三产业较快增长
高端产业地位凸显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34.8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1432.94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20903.72亿元,增长10.1%。
“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广东GDP增速均为8.5%,显示了非常稳健的发展态势,表明2012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回升的势头得到了巩固。”省统计局副局长朱遂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从结构看,在增速8.5%不变的情况下,三次产业的拉动力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继续加快,第二产业的贡献低于第三产业。
第三季度,尽管第二产业增速有所放慢,但第三产业在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业的带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填补了第二产业的空缺,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1—9月,第三产业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8%,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贡献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朱遂文表示,“2009年前三个季度,第三产业贡献率曾一度超过50%,但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第二产业增速很低,属于特殊时期”。
在第三产业中,发展比较抢眼的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在证券市场交易活跃、银行存贷款增速较快的推动下实现17.4%的增速。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6月末提高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43万亿元,增长13.2%,增幅比6月末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11.3%,增幅比6月末提高1.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畅旺,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高速增长30.5%和48.1%,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1%,拉动GDP增速0.7个百分点。
此外,交通运输业发展也比较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邮政新业态发展迅猛,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56.0%,3G移动电话用户同比增长69.8%。
在第三产业较快增长的同时,我省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断得以优化。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升。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7.0%,比2012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8∶48.2∶47.0。二是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1-9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342.54亿元,同比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2年全年的23.3%提高到23.9%;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699.03亿元,同比增长9.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7.9%,与2012年全年持平。
亮点2
粤东西北发展迅猛地区投资明显提速
朱遂文表示,经济行至第三季度呈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各项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特别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战略举措,带动珠三角优化发展与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他分析说,该决定的出台对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影响既有直接的方面也有间接的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推动资金向该地区投入和聚集,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明显加快。湛江钢铁项目、中科炼化项目、中委炼化项目、厦深高铁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区规划和建设也加速推进。
这在统计数据上有明确体现:1—9月,粤东西北完成投资8026.38亿元,同比增长23.9%,比珠三角地区高7.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92.54亿元,同比增长20.7%;制造业投资1536.84亿元,同比增长29.6%。前三季度,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约高2个百分点。
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继续提高。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五个一体化深入推进,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1—9月,广州南沙完成投资160.64亿元,增长56.8%;珠海横琴完成投资139.75亿元,增长8.0%;深圳前海建设有所加快,完成投资15.18亿元。粤东西北围绕钢铁、石化、交通基础设施等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推动经济加快发展。1—9月,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3%、15.2%和10.7%,均高于珠三角的8.6%。
亮点3
企业效益恢复性好转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
“今年以来,广东经济运行还有一个特点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这也意味着,广东虽然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现在的适度增长,但增长质量和效益更高了。”朱遂文说。
这首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恢复性好转。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7.3%,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1—7月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其次,财政较大幅度增收。1—9月,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增长13.6%,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6%,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298.05亿元,增长16.1%。
同时,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各级政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加10.5%,各地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19%。前三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80.6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689.2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均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此外,能耗水平继续降低。1—9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0814.4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低4.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长4.0%。广东的低碳行动企业能源消费量仅增长1.5%。 |
服务业稳中趋升广东GDP又稳又好
2013-10-22 |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