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法治中国绘就新蓝图-中地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法治中国绘就新蓝图

2014-10-23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重要内容包括: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对此,国际舆论和人士普遍认为,《决定》所作的部署和依法治国,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保护改革开放成果。

 

      路透社报道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举措,对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市场经济运行而言至关重要。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强调它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美联社报道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发表的公报中宣布,将坚持根据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对干预司法的活动进行制约。

 

      法新社报道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宣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次会议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法治之路绘就了蓝图。

 

      德新社报道说,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决心建立相关制度以制约领导干部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印度尼西亚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依法治国,将为中国国内外的企业家、投资者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法律基础,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依法治国还将为打击既得利益集团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护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巴西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认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法治建设,这是中国向前发展的良好信号。

 

      肯尼亚内罗毕美国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穆内内·马查里亚说,推行依法治国是正确、积极的举措,将减少社会不公,加速反腐进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改革能力。依法治国的有力推行将为中国吸引更多外资。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