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一般是根据未来房价的预期来倒推地价,”万科董秘谭华杰曾对本报记者分析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目前开发商拿地意愿很低,说明大家对后市房价的看法趋向悲观。
“相对来讲,房价对地价影响是强作用,地价对房价是弱作用,”谭华杰说,在房价上涨的周期,地价几乎对房价没有影响。但当房价处于下跌周期时,地价往往构成房价下跌的极限和因素。房价下跌时,地价会比较低,这有助于开发商降价,因为这个时候买“面粉”是合适的,开发商愿意亏本卖“面包”然后去买“面粉”,实际上也并不亏。
北京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房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数年土地市场与房价的联动显示,地价出现明显的下跌,是房价开始下降的先兆。但该人士认为,地价的拐点尚未出现。
地价下行:房价下跌先兆?
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显示,2011年一季度,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945元/平方米,商业、居住、工业用地价格分别为5358元/平方米、4349元/平方米和638元/平方米,仍呈小幅上升态势。
不过,“一季度全国总体地价增幅已经明显收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认为,这反映出市场态势正在向调控预期目标发展。
在地价、房价联动机制下,“年内土地市场将会出现调整。”谭华杰表示,万科会坚持积极定价、快速销售的策略,备战即将到来的拿地机会。
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地产商小步跟进降价
地价、房价的联动之下,实体市场成交持续低迷。
五一小长假期间,深圳中海地产、广州碧桂园各推出千套房源降价促销,一度促成了楼市成交上扬,“回暖论”再现,但随后的数据显示,楼市5月难言回暖。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周(5.2-5.8),北京商品房期房住宅成交套数为1623套、现房住宅成交套数为167套,二手房住宅签约套数为1407套,环比分别下降32.4%、25.1%、46.7%。
35个城市中,上周(5月2日-5月8日)25城市楼市成交量再现环比下跌,13城市成交量跌幅在30%以上,徐州、昆明、三亚、温州跌幅逾50%。重点城市中,重庆跌幅最大,达48.69%,其次是北京,跌幅达到35.13%,天津跌幅亦超过20%。
中原地产北京、广州公司人士均认为,五一期间个别楼盘的热销难言市场整体回暖。“开发商变得不如以前有信心了。”世联地产研究员王军鹏说。
“北京房价稳中有降的目标在年内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保障房的供应将极大缓解刚性需求,拉低整体均价,仅一季度北京新开工的面积就达到了143万平米,超过1.5万套住宅。 |
全国前4月土地流拍频现(2)
2011-05-12 |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