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半年考,陕西保障房建设再次进入全国前列。
2011年在创造出保障房的“陕西速度”后,今年我省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43.6万套,其中实物建房40.5万套,新增租赁补贴3.1万户,竣工30万套,任务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截至6月25日,全省共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40.58万套,占目标任务的100.2%,竣工8.55万套,占目标任务的28.5%,新增租赁补贴发放3.12万户,占目标任务的100.6%,完成投资272亿元。
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经济的大环境下,保障房建设承载了更多的意义。
6月2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保障房是社会和群众极为关心、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是改善民生之必需,也是今年贯彻稳中求进要求的重要举措,具有刺激消费、带动投资、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城镇化等多重效应,对有效应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大背景下,保障房的建设,不仅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还是重大的发展工程、重大的社会进步工程。陕西在取得开工率全国前列成绩的同时,正确分析当前保障性住房面临的新形势,科学研判,深入研究,在五年轮候、保障房建设与城镇化结合、保障房与房地产市场关系研究等方面的前沿性做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副总理在总结讲话中三次提到陕西的做法。
提前谋划: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2012年初,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陕西省保障性住房表彰会上说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各地的任务更加艰巨,一定要统筹谋划扎实工作,继续保持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良好势头,造福三秦百姓,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就是在这次会上,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了陕西省2012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为了落实好赵乐际书记和赵正永省长提出的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和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精神,保证各地保障房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继续巩固和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各级住房保障、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等部门在省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形成了推动工作的有效合力。比如,国土部门,土地指标继续单列,一次性下达指标3万亩;财政部门,财政资金足额配套,把公租房的补贴提高了100元;质量方面,继续加强监督和管理;分配方面,更加透明、公正,继续实行月排名、季度点评和地市进度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的方法。特别是继续把保障性住房作为各地市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各地市在开展保障房工作中,政策上靠得住,资金上有保障,行动上有动力。
省政府表彰大会后,各市政府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加之去年土地指标充足,各市县均提前筹备了今年的项目,普遍早谋划、早部署、早开工,开工率居全国前列。上半年保障房建设综合排名第一的宝鸡市,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支持下,年初即把竣工任务分解到各个县区各个项目,采取倒排工期、限时完成等手段,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截至6月底,全市2008―2010年度的37个项目、12450套保障性住房已竣工10326套,其余2124套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8.8470亿元;2011年度续建项目75个、33898套,实际开工41235套。截至6月底已竣工5793套,累计完成投资41.1010亿元。
一栋栋标有“陕西省安居工程”标识的保障房的竣工和投入使用,让进入轮候序列的保障对象,住房有了盼头,心里不再发慌。
科学研判:抓好质量分配和管理
目前,我省抓住机遇,开工建设了一大批保障性住房项目,各项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要想把保障房这件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年大计的民生工程做好,还需要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改进方法,在竣工、分配、质量和管理方面继续完善制度,保证良好的效果。
根据省住建部门的计划和安排,2012年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全面开工,在按计划推进项目进度的同时,下半年的重点在于抓好竣工,要保证每年的任务隔年完成,把竣工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倒排工期,确保完成30万套竣工任务。主体竣工或者装修完成、大配套跟不上无法入住的,谈不上是真正的安居工程。所以省住建部门要求在基础设施、市政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对于基本建成的项目,要加快工程收尾及外部设施配套工作,尽早让工程交付使用。继续创新融资机制,通过利用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国家信贷支持及利率优惠政策、设立保障性住房专项互助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破解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
保障性住房是百年大计,质量必须先行,保障房不能为了抓工期而忽视了质量,工期必须要服从质量,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务必把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的“生命线”,分配做不好,可能失信于民。我省的五年轮候工作目前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也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全国的关注。近期国家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各市要按轮候计划上报2013-2015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为了更加严格地落实好轮候对象的住房需求,保证公平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根据收入线和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将轮候计划内不符合条件的住户定期退出,尚未进入轮候计划且符合条件的家庭补充进来,严格按照轮候计划公开、公平分配,实行“动态定期调整”。因此各地也要加强分配的公开力度,制定一些符合各地实际的、试行的办法,为全省出台政策积累经验。
随着住房保障工作的逐步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空间更宽、领域更广、程度更深,保障房项目的建设、分配、管理,保障对象的准入退出等管理任务日益繁重,无论是保障政策制定,还是建设项目管理、建设资金管理和保障对象管理等,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就被提上了日程。“在分配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不少好的经验,但在后续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完善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研究用市场化的办法,引进专业机构,把保障性住房管好、用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省住建厅一位工作人员如此说。根据这个设想,省政府决定建立“设备先进、功能强大、人员齐备、全国一流”的住房保障信息平台系统,为市、县保障性住房精细化管理打下基础,同时成立副厅级的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工作,各地也将适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保障房的后续管理工作。
“在保障房的分配、质量和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来进行规范和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保障房项目,我们的要求就是质量好、分配工、管理科学,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交付的任务做好、做实、做精,让保障对象满意。”省住建厅厅长李子青说。
开拓思路:打造保障房的聚合效应
在7月20日的陕西省保障房第二季度点评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说:我们在保障房的推进工作中一定要开拓思路,不要就保障房谈保障房,就保障房建保障房,保障房的覆盖人群很广泛,意义也很广泛,保障房可以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可以和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结合起来,一结合就可以产生聚合效应,聚合可以产生生产力,可以产生新的消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事实上,这种聚合效应已经有了来自实践的印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的关系。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够一举多得,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通过改善民生刺激消费。我省经济增长目前还是投资拉动型,今年全省在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达92.06万套,在建总面积达6120万平方米,预计可完成投资800亿元,计划竣工30万套,陆续交付使用后,还将带动装饰、装修、家具、家电等下游产品一系列的消费,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有力支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稳步增长,对于稳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全方位的,不但影响经济发展,还会造成大量农民工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住房保障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副总理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需潜力是城镇化。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又正在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省住建厅做了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省就有35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如果这部分群众的住房问题无法解决,进城门槛势必会抬高,人口向城镇聚集就会受阻。而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人口,否则将无法正常运转。把保障房建设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推手,可以降低城镇化成本、扩大需求。把公共租赁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相结合,改善了城市的服务,提高了产业容量,扩大了城市的承载能力;把保障性住房与新区建设相结合,既安置了各类人员,也增强了各类人员进入新区的吸引力;将保障房建设与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和移民搬迁与保障房紧密结合,也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还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去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呈现投资持续增长、销量增幅回落、房价基本稳定的运行态势。社会上就有观点认为商品房销量下跌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太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同时,就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看,主要是受国家信贷、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业自身发展周期性等因素影响。住房是价值量很大的消费品,低收入家庭甚至一些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经济能力弱,不具备在市场上购房或租房的条件,需要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这些家庭的基本住房条件。近期,通过对西安、铜川、延安、宝鸡、汉中等地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限价房四类保障对象1600户入户调查结果表明,67%的受访者确定不会购买商品住宅,18%的受访者不好说,只有15%的受访者确定会考虑购买商品住宅,即使将不好说的受访者中的一半作为购买计算,也只有24%的受访者会考虑购买商品住宅,分流商品住宅市场需求影响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保障房并不会对房地产市场有太大影响,反而扩大了住房需求,有效地拉动了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
保障房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及房地产市场的对比研究,不仅打开了我省保障房建设的思路,也为全国保障房建设提供了一个新课题。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说:“从开工率、完成投资、分配、工程质量、管理及政策6个方面看,我省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工作总体良性健康发展。各地市及建设部门要鼓足干劲,再接再厉,认真落实赵乐际书记和赵正永省长提出的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和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精神,不断创新,扎实推进,确保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
乘势发力:陕西保障房筹谋“聚合效应”
2012-07-26 |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