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位于距离深圳市中心较为边远的西北部。其实早在2004年,深圳就以城市规划“全覆盖”的方式,将特区外260平方公里土地“城市化”,并在市民化成本分担、宅基地确权、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城镇化经验。据深圳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深圳已经按光明模式设立了4个新区。
探索渐进式市民化模式
光明新区常住人口为49.64万,而户籍人口5.96万,仅占12%左右。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严重“倒挂”,这是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人口现状的缩影。
根据试点方案,光明新区将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综合打分、公开透明的外来务工人员具体入户标准,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逐步提高户籍人口比重。
同时光明新区还将以新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实施为契机,有序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申领居住证转为常住人口。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有机对接,梯度赋权,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探索高效现代治理模式
作为深圳市设立的第一个功能新区,光明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大部制运行,区级直属行政机构较一般行政区减少三分之二,人员编制较同等规模行政区压缩三分之二,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基本形成“小政府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高效运作的格局。目前深圳已经按光明模式设立了4个新区。
按照试点方案,接下来光明新区将进一步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编制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和监管清单,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展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撤销社区工作站,实施扁平化管理。强化末梢治理,构建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
探索低碳生态发展模式
绿色低碳是光明新区的核心发展理念,光明新区的绿色是全方位的绿色,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指标体系和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根据试点方案,下一步光明新区将重点建立完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体系和指标体系、绿色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光明新区生态补偿机制等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城区,所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国家一星级及以上绿建标准。 |
深圳已按“光明模式”设立4个新区
2015-02-11 |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