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昨日刊载对权威人士访谈,透露出诸多未来经济政策走向。
房子是给人住的 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权威人士表示:“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要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此前,有观点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和去杠杆存在一定矛盾。对此,权威人士表示:“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避免“大水漫灌” 也不搞“半夜鸡叫” 权威人士表示: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真正积极。同时财政政策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2016年,财政赤字率增至3%,创新高;赤字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并非“大水漫灌”,也注重提高投资效率,把握好“度”。 权威人士指出,稳定预期关键是要稳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而且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权威人士表示:去年,中央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不能对物价匆忙下结论 权威人士表示: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 分析认为,今年以来,肉价菜价和一二线房价继续走高,百姓很关注也很担忧。权威人士的解读,有助于外界更好地深刻理解当前物价中幅、大幅上涨缺乏支撑、出现严重通缩可能性也不大的局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物价在3、4月份出现了CPI同比涨幅皆为2.3%与上月相同、PPI环比转升的情况。3月CPI环比降0.4%,4月CPI环比降0.2%;3月PPI环比涨0.5%,4月PPI环比涨0.7%。 “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 5月9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的文章,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且均为头版转二版的高规格。 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次就是2016年5月9日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 出现在人民日报上的绝大多数“权威人士”,语言都是人民日报惯常的风格,不会突出个体特征。但这三次出现的“权威人士”,在语言上却有着较强的“个人色彩”。 特别是这一次文中出现了“树不能长上天”“甘蔗没有两头甜”“保人不保企”“不搞半夜鸡叫”的活泼的语言方式,甚至出现了“我要强调的是”“依我看”等第一人称的说法。
|
“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声 房子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2016-05-10 | 中地会《高层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