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头条 > 正文

房地产信托: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11-10-13 10:59 | 来源:证券日报 | 我要分享

 

  对于绿城集团而言,近来可真是个多事之秋。

 

  从“收购门”到“调查门”再到“退市门”,绿城集团的资金链备受关注与考验。绿城集团的撇清声明和银监会的澄清表态,并没有成功挽救绿城股价的一路下跌。

 

  绿城集团资金链的紧绷令谣言四起。有关绿城为摆脱目前的资金困境,或在香港联交所退市的报道随之流出,公司董事会随后紧急澄清,绿城不会学习复地集团,目前并无有关这方面考虑及打算。在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看来,与2008年深陷欠款危机时相比,目前的状况要乐观许多,“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拖欠地价款。”宋卫平表示。此前,内地房地产开发商复地集团与2011年5月13日正式撤销H股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地位,结束其7年H股上市之旅,并成为首家自动退市的内地上市房企。

 

  2009年房地产行业率先复苏后,房地产信托开始茁壮成长,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收紧更是刺激了房地产信托业务的发展。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中国正常经营的63家信托公司中,有56家公司开展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存量规模共计5587.66亿元。用益信托工作室发布的8月集合信托产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通过集合信托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高达1992.40亿元。

 

  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781亿元,同比增长33.2%。房地产信托资金已经超过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5%。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理财分析师岳婷透露,9月份房地产信托将略微超过200亿元。也就是说,截止到9月末,已经有超过2000亿的信托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投资领域。

 

  上半年

 

  房企风行高息举债

 

  虽然至今尚无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迹象,但从严执行政策早已开始,且多围绕房地产信贷展开。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逐步上调,信贷资源不断收缩,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施压,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取融资日渐困难。迫于发展的压力,高息举债成为房企必须选择的通道,而信贷的紧俏,进一步推高了房企融资的成本。

 

  6月万科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北京金域华府项目开发的需要,操作该项目的北京住总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金融机构融资人民币10亿元整,这是万科自4月份以来第5次为旗下房地产项目融资,同时公告显示融资从“金融机构”处获取。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笔贷款可能通过信托公司获得,而信托公司的获益已高达15%。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缃戠珯寤鸿
鐭俊缇ゅ彂鍏徃娓╅Θ鎻愰啋鎮紝鐧诲綍http://www.jing-hai.com鐭俊缇ゅ彂骞冲彴鍙互鍚戞墜鏈鸿繘琛岀兢鍙戠煭淇″拰褰╀俊銆
鍖椾含鐭俊缇ゅ彂缃戝潃鐭俊缇ゅ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