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国内,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其养老产业的发展已经较具规模,而独立企业的推动作用异常重要。以美国为例,诸多上市的养老服务机构往往都具备自己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并且具备相当规模,旗下拥有几百个项目和六七百个养老社区并不是罕见之事。
“我们的国情较为特殊,但国外的养老产业先进经验我们却是可以借鉴的。”高峻松说,养老问题是社会化的福利问题,地产商介入,可以更为高效地达到养老场所及服务的优先形成,从而能够更集约地利用社会资源、城市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突破瓶颈考验运营能级
投身养老产业,更多的房企还在苦苦寻求突破口,在声势浩大的背后,业内对于单个养老项目能够存活多久,仍抱有一定疑虑,发展的瓶颈摆在房企面前。
业内人士指出,因地制宜地建设与当地人居环境、消费水平、生活方式相辅相成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后期项目能否博得客户认可的关键因素。因为目前多数房企对养老产业的运营仍处于扫盲状态,谁能把握市场味口,谁将率先占据养老市场主动权。
面对记者的提问,高峻松直述,在进入养老产业后,才知道是地产行业是相对较为简单的分支,建设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如果怀着短期盈利之心进入市场,无心在服务体系上悉心栽培,那很难在养老产业取得突破,最终很有可能改行他道。
有业内人士提出观点称,老年人一旦住进老年服务机构,不会因为经济形势的走低而出现大幅迁动,相比旅游业、酒店业等物业类型,养老产业的固定收益稳定,因此,应当积极鼓励开发商大举进入养老地产,形成良性竞争,将最终的选择权交给市场。
另有专家表示,这种良性竞争一定要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只有定位为长期投资者,做好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准备,才能通过经验累积获得利益。如果不市场化,包括土地等财富属性很难分清,后期需要补办相关手续,这些细节对于不少企业会形成严重的阻碍作用。
虽然面临发展瓶颈,但房企涉水养老产业的脚步已经迈出,究竟能否快速和市场需求相对接,还是在短暂坚挺之后南柯一梦,通过市场的检验之后,答案自会揭晓。 |
房企试水养老产业 市场需求背后瓶颈显现(2)
2011-08-26 | 新华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