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如何让过高的通胀率得以缓解并化解金融体系的风险,而不是防止经济快速下滑。换言之,寻求经济的适度发展和稳定物价之间的平衡,而任何新的刺激政策都会打破这种平衡。特别是,如果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打破这种平衡所留下的后遗症会更严重。现在的楼市状况表明,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政策逆转所产生的后遗症是十分严重的。
在359号文件的作用下,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各地住房市场不仅销售全面下落,而且房价也开始出现下降的松动,房地产市场预期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不是美国次贷危机暴发震撼了全球经济,危及全球金融,为了应对危机,我国政府出台前所未有的救市政策,国内房价本该向理性回归。而眼下的楼市又与2008年有根本上的不同。首先,2009年至2010年前期“救市”型的政策将全国住房销售量及住房价格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处。从今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业运行的情况来看,整个房地产运行仍然处于亢奋之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6.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由于前期销售快速增长一般会滞后半年及一年反映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上,由此可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态势在下半年仍然会处于高位;其次,住房销售价格经过两年快速飙升后,总体上并没有转折之势,只是上涨幅度放缓,且快速飙升出现区域性位移,由一线城市逐渐转到二三线城市。还有,房地产贷款余额已达10万亿元以上了,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6.26万亿,这两个数据与2008年相比,都高了一倍以上。如果加上与住房有关的住房抵押贷款及政府融资平台,数字显然会更惊人。这自然大大增加了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另外,当前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达到33%以上的水平,说明全国房地产投资开发依然处于热火朝天的态势。
据此可以认定,尽管从2010年出台了不少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反之这种态势早就开始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房地产泡沫还在继续吹大,国内金融体系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而房价调整的预期根本就没有转变等。面对如此情景,怎么能因为美国债信危机就突然改变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及力度呢?恰恰相反,如果继续强化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方向及力度,并借美国债信危机之机加紧挤出房地产泡沫,或许能收促使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软着陆之效。
|
易宪容: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2)
2013-02-27 | 上海证券报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易宪容:央行紧缩货币政策何时会出现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