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8日,备受关注的房产税“靴子”终于在沪渝两城市落地。记者最近在重庆、上海等地调研了解到,房产税开征以及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后,这些城市的楼市低迷,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别墅等高端住房消费遇冷,投机炒房客“却步”,住房消费更趋理性。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房产税虽然对实施城市的高档住房消费和炒房行为产生抑制作用,但是要警惕和防止投机炒房“热钱”流向没有开征房产税的二三线城市,抬高这些地方的房价,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
“靴子”落地高端住房消费“遇冷”
在位于重庆渝中区一处高档住房小区,记者碰到前来购房的陈先生。他看好一幢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的江边独栋别墅,售价每平方两万元左右。照政策算,购买这处房产每年要缴六万多元的房产税。“持有房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再加上贷款利息,支出实在太大了,还是买一套比较好的花园洋房吧。”陈先生说。
根据重庆市出台的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这个市对主城区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征收房产税。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三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三倍(含)至四倍的,税率为1 %;四倍(含)以上的税率为1.2%。上海房产税实施细则规定,上海居民家庭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并计算的家庭全部住房建筑面积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其新购住房暂免征房产税;人均超过60平方米的,新购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积,要征房产税,税率暂定为0.6%。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重庆版”和“上海版”房产税对于调整楼市结构,遏制高端住房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意义。上海的房产税政策虽然没有明确细分对别墅等高档住房征税,只是针对新增的购房,但其实施细则是按照人均面积作起征点,且为累进税率,房屋价值高,人均面积大的房屋税率就更高,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端住房消费。
增加持房成本抑制“全民炒房”
“重庆版”和“上海版”的房产税政策都传递出一个同样的信号,那就是增加房屋持有环节的成本,遏制投机炒房。上海市明确规定,对非本地居民家庭在上海新购住房的,一律征收房产税。重庆市则对在该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开征房产税,税率为0.5%。
记者在上海和重庆调研发现,虽然房产税实施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国八条”出台的背景下,政策共同发力楼市调控,效应立竿见影。以重庆为例,在房产税开征前一天,重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900余套,而房产税天征后的几天,成交量则下降一半。春节黄金周七天成交不足200套。目前,商品房市场依然十分低迷。上海的楼市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去年12月底火爆异常,但自今年1月后便直线下行,春节期间更是陷入谷底。近两个月来,上海商品房的销售量也呈下降趋势。面对惨淡的楼市,开发商纷纷使出打折、赠送面积、旅游等促销手段招徕顾客,铺天盖地打广告。
|
沪渝房产税后全民炒房被抑制 高端住房"遇冷"
2011-04-22 |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