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联网受到的阻力不小,需要将近两年时间完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日前结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的一次发言,再次引起舆论对住房信息联网的高度关注。
对于深陷调控之中的楼市,住房信息联网的作用不表自明,全面掌握房产数据才能更好有的放矢、针对调控。而据多位专家表示,技术层面已不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以落实的掣肘,如何理清头绪打破地方政府阻碍,才是“破题”的关键所在。
500城市联网再次延迟
自首次40个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程推迟到2012年6月完成之后,住建部再次“爽约”。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本的预想,今年6月底住房信息联网工程将扩展到500个城市。不过,截至目前相关部门依旧没有公布进展情况。
对此,“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表示,住房信息联网并未明确规定要向老百姓公开,“联上了也不等于说要告诉你。”
最大难题并非技术“卡壳”
500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已进展到何种程度无从得知,但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其所面临的难题并非来自技术层面。
据了解,我国自1985年以后就没有再对个人住房情况进行全面普查,而当前各地方的网络住房信息均来自于2005年之后的房屋买卖。也就是说,这其中有近20年的电子信息断档。
“纸质档案的电子档录入工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当前很多地方仍未完成原始数据电子档案的归纳录入。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补充解释,除大量的纸质档案没有数字化之外,也存在城市申报数据标准不同的问题,这也需要时间进一步补充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地方相关部门的抵制情绪,或许是住房信息联网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王珏林认为,人为原因或是最大阻力。在他看来,那些通过不正当渠道得到房产的人员并不愿意看到住房信息的联网,这一方面相当于财产部分公开,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他们继续添置房产。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称,为此住建部在推进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与地方政府签订“数据采集和使用安全协议”。住房信息联网采集的数据仅用于宏观分析,且住建部不设房屋产权查询端口,亦不拥有查询权限,个人住房信息的查询权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系统成型有助精确调控
显而易见的是,一旦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成型,将会带来多重“红利”。业内普遍呼吁,应尽快明确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公布时间。
分析表示,通过全国性的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有关部门不仅能有效监控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流向和楼市销售等运行情况,同时还能通过监测实时的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制定相关的引导措施。“例如针对房产税的实施、空置房的税收以及限购等问题,住房信息联网都将有助于楼市的精确调控。”
以我国香港地区为例,由于实施了住房信息公示,其住房交易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李文杰指出:“不论是办理抵押还是其他的房产金融业务,因为有了公开透明的房产查询体系,与房产有关的欺诈事件也能有效杜绝。”
实际上,住房信息相当于房屋的“户口”,联网的形成除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降低交易风险外,还有可能激活大量存量房流入市场。 |
住房信息联网受阻 500城联网尚未公布进展
2013-08-30 |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