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福州地标之一,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福日大厦现在人去楼空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中国的“短命建筑”可以拉出一长串名单,这些建筑不少曾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和象征,比如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北京凯莱酒店等。业内人士称,出现短命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及建筑规划不当,从而造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城市规划和建设应该广泛吸引公众和专家的参与决策,遏制拆建的随意性。
规划不当是建筑短命主因
在北京C BD的核心地块,高度超过500米的未来北京新地标的建筑9月中旬开始兴建。在该地块旁边,曾经的地标建筑中服大厦曾一度陷入“推倒重建”的漩涡。
“原来说过要拆,但一直没有动静。”一位住在中服大厦附近的北京市民对记者说。如果真的被拆掉,这座建成才10年、高达126米的大楼将成为北京“最短命”的高层建筑。
“短命建筑有两大原因,一是建筑质量问题,二是规划不当。”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到生命周期的建筑被拆除,主要就是因为规划不周、前瞻性比较差。
福州福日大厦之所以建成20年即被拆除,主要就是因为规划得不够长远。据报道,福日大厦当年的设计已难满足现在的使用,比如地下一层,有一处拐弯弧度很大,汽车难以出入,于是地下一层只能停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失去了地下停车场的主要功能,大厦的停车成了大问题。福日大厦拆除后,将重新设计规划,原地重建。
一座建筑的规划如此,城市的整体规划则更为重要。上海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虽然政府有规划,但城市规划经常变化,而且执行起来不到位。政府过于看重G D P,很多建筑都是形象工程,这也是造成短命建筑的重要原因。
根据住建部的报告,一些城市变更规划、大拆大建,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一些城市采取变更规划、拆建房屋的方式来盘活原有土地,城市房屋建筑寿命普遍较短,平均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了拆除未满服役年限高层建筑的现象,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原则》的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至100年。然而,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25至30年,有的甚至刚刚建好就“夭折”。相比之下,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为132年、102年和74年。
发展经济未必要“拆旧建新”
上世纪90年代初开业的北京凯莱酒店曾经也属于地标性建筑,但仅仅过去20年,似乎就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住在凯莱酒店附近月河小区的王大爷是一位“老北京”,他告诉记者,“当时凯莱酒店是北京比较好的酒店,但现在层数、面积不够了,不合规划了,在这个区域不那么显眼了。”
凯莱酒店从2010年正式开始拆除工程,如今留下的是一个大面积的基坑。工地四周竖立的围挡上的广告牌表明,一座更加高端的酒店将拔地而起。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太快,研究基础和经济基础脆弱,求快、求大、求洋,一些建筑项目上得太快,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多方论证、缺乏长远规划。
|
规划不当频生短命建筑
2011-09-30 | 经济参考报
- 上一篇:房产税的用途应该让公众知晓
- 下一篇:房企资金链风险:狼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