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个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试探之后,房价真真切切地降了。近日,央行通报《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指出房价拐点初现端倪。只是降价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交增量,实行近一年的宏观调控虽已渐见成效,但在微观市场达成交易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契机。为尽快回笼资金,消化库存,开发商已陆续打出降价、赠送精装修、一定年限内免物业费等优惠措施,但就楼市现状而言,第四季度的量价齐跌或成定局,市场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房价的下调为何无法回暖市场?
时机=金钱。在房价持续下行的市场预期下,大多数购房者选择持币观望,以等待最佳出手时机。虽然自10月份以来降价项目频现,但是在拐点初现的当下,调控政策仍在坚定地发挥作用,这预示着房价在拐点之后将继续下探,由此可推断,延迟出手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品质=价格。当我们对多个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之后,不难发现,有不少降价房源的户型、朝向、层高、配套等与该项目未降价房源是有较大差别的,这样的降价措施虽然在宣传上赢得了一定的噱头,但却不能吸引购房者出手,这是近期开发商“以价换量”策略未能快速见效的客观原因。
除上述两个要素之外,我们还要考量购房成本这一很重要的因素。在地产行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里,房价成为楼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老百姓的观念中,房价就是购房成本。然而,房地产市场已今非昔比,银行为降低自身风险,通过利率手段调节信贷,导致因购房而产生的成本大大增加。尽管期房、现房、二手房的销售单价均出现下降,但是购房者的成本支出并未相应减少,这直接遏制了刚性需求的释放。让房价实现理性回归是调控政策的目标,让购房成本与房价的下降实现同步是购房者的期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单纯的房价只是一个数字指标罢了。 |
房地产时评:被“算计”的房价
2011-12-09 | 北京晨报
- 上一篇:楼市“降价补差”易成“镜花水月”
- 下一篇:房地产市场去投资化路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