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运客流量预计达36亿人次,这场全球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也令“北上广”及部分发达地区城市开始了“空城生活”:孤独的街道、沉默的转角,喧嚣的都市霎时归于沉寂。而在这场“空城计”的背后,更凝结着无数游子苦涩而甜蜜的春运“双城记”。
工作地,家乡。对许多人而言,这场用青春岁月书写的双城记是如此惆怅,却又在与生活的交融中显得那么寻常。但这年复一年的“两点一线”,不经意间已串连起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个瞬间:背井离乡之初的那份新鲜感、第一次想家时的那滴眼泪、第一次能回家时的那份迫切、结束假期时的那份不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却有越来越多的理由让人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双城记”是苦涩的,也许是站二十多个小时回家的疲劳,也许是工作中没取得什么成绩的焦虑,也许只是因为那张难买的车票。故土相逢总是太短暂,可距离下一次聚首又是无尽的等待。
“双城记”也是甜蜜的,也许是那一大桌家常菜,也许是父母那慈爱的眼神,也许只是因为偶然间翻出了儿时的玩具。家是心灵永远的港湾,任何的不愉快从踏进家门的那刻起都显得微不足道。
“双城记”是每个人的独家记忆,但无数日益普遍的“双城记”却也呈现出当前社会的一些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让许多人远离家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让人扎堆涌向个别地区,城乡差距过大让人很难下决心再回到那片村庄……如果说成为“双城记”的主角是人们自选的结果,那么双城之间永不停歇的脚步,以及在时空和心灵上不断拉远的距离,却透着社会大背景下的无奈。
反思“双城记”,社会资源分配需要更公平地统筹、规划,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科学的设计、引导,尤其是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快推进,要让人们愿意“返乡发展”,更要让人能够实现“回家致富”。唯有如此,春节过后那些小村、小镇的“节后空城计”才会少一些上演,游子们的“双城记”或许也将少一份沉重。 |
春节“空城计”背后是无数人的“双城记”
2014-02-07 |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