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成为媒体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恰好是新一届政府的第一份报告,因此更加受关注。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笔墨投向与媒体的解读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已经替代调控,成为全国“两会”舆论的主基调。在这个主基调之下,有关楼市的话题少了,金融却成了新热点,这一冷一热,不经意间凸显了调控思路的变化。
由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或大或小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历年都会在全国“两会”前后出台,在各类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争议中,楼市调控问题想不热起来都难。
今年,依然有市场人士预测,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或者在“两会”期间,楼市仍将是最热话题。然而,事与愿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楼市的调控只是提出了“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这寥寥数语。尽管其中也提到了调控二字,但从各类媒体的反应看,对所谓“调控”都提不起兴趣。
显然,一个更热的话题抢了楼市的风头,那就是互联网金融。全国“两会”前夕,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多方争论,一时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大有被传统金融势力扼杀的迹象。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人们期待着政府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负众望,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为什么人们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关心金融问题,而冷落了房地产呢?根本原因在于,经过以往数轮的无效调控之后,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房地产的问题本质上是金融的问题,而金融的问题本质上又是利率的问题。如果资金供给的利率水平长期处于被人为压制的状态,那么单纯想用需求控制的方法打压资产价格,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看点,就是它加速推进了资金的市场化定价。
目前包括余额宝在内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总规模也许只有几千亿,如果这个规模能够再上一个量级,达到几万亿或者十几万亿的水平,那么整个社会的资金供给结构就将发生显著变化。可以想象,到时候房地产融资成本势必会大幅提高,薄利多销、快速周转将成为房企的无奈选择,囤地囤房自然不见。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投资也将不再视房产为抵抗通胀的唯一选择。因此,即使不用任何行政调控,房价也不再可能疯涨继而成为热点话题,哪怕成了,恐怕也是下跌而非上涨。 |
从“楼”冷“金”热看房地产政策之变
2014-03-06 |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