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肯定了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举措,更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此前,在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后,多个地区纷纷推出自己的自贸区计划。但对于近期会不会有第二家自贸区获批,各界则是莫衷一是。三中全会的这句表述,又引发了种种猜测。比如,有媒体声称,已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广东申请自贸区已获中央层面“非正式首肯”,获批不会等太久。
但细读该报道,其引述的所谓知情人士其实只有一位不具名的社科院学者,可信度存疑。事实上,有关广东自贸区方案已经成型、将迎来商务部评估的消息,9月初就曾被广泛报道,但据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澄清,有关报道系误读,最初的消息源头—商务部驻深圳特派办称,当初在官网上公布的消息,只是转载深圳本地某媒体的一则报道。
因此,广东自贸区方案内容如何,是否获批,仍然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表明,自贸区绝不会是上海独此一家。广东能否争得先机,对珠三角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央文件称,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综合各方面条件,广东无疑具备巨大优势:这里是改革开放的起点和窗口;这里紧邻港澳,区位优势明显;这里还是中国经济总量第一大省。相比同样对自贸区志在必得的天津、江苏、福建等地,广东的确要高出一筹。
但无论在申报阶段,还是实施阶段,广东自贸区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进行整合。首先是外部整合。先行一步的上海自贸区,实际上是挂的“中字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其打头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将承担为整个国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将是投资、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
那么,广东自贸区应如何自我定位?这将关系到方案在申报时,是否会和上海自贸区功能冲突的问题。比如,深圳前海被寄望于在金融领域(如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改革突破,这是否会和上海方面有冲突,又如何协调这种潜在竞争关系?
广东自贸区的定位恐怕还是得着眼于粤港澳合作,这其实也是广东最大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未来经济转型和增长方面,粤港澳其实是命运共同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作为最早开放的区域,依托港澳资本,曾经风光无限。
彼时,境外资本和国外资本依托政策优惠进入珠三角投资设厂,与内地国有资本以及民营资本竞争和合作,极大地丰富了珠三角地区市场中的多元主体。同时,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尝试也成为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试金石,因而成为改革的成功范例和里程碑。
但90年代后,上海借浦东开放发力,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繁荣;进入新世纪,京津借奥运契机,渤海经济圈崛起。珠三角如何再现荣光?不仅广东,恐怕这也是港澳命运之所系,三地必须进行整合和协作。
遗憾的是,从CEPA到港珠澳大桥,到空气质素问题(碳排放交易),我们看到在诸多问题上,粤港澳并不能劲往一处使,不能把协作效应发挥到最大。粤港澳近年总在眼红京沪的政策红利,但实际上,如果能真正消化中央之前对前海、横琴以及南沙等方面的政策,包括CEPA的内容,珠三角地区包括港澳,发展空间就会大得多。即便未来自贸区成真,依然需要直面三地的协作难题。
此外,还有内部整合的问题。据媒体报道称,广东自贸区将涵盖广州南沙、白云空港、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四地,面积是上海自贸区的40倍。但是,这些开放区域在功能上互有重叠,形成互相竞争。也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单独申请很难获批,所以才把四地捆绑在一起上报。据悉,南沙、横琴、前海获批国家战略发展平台时定位有所不同,南沙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横琴新区定位为粤港澳紧密合作新载体,而前海则于去年获批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四地打包申报自贸区,需要进一步整合,令各自的特色进一步强化,形成分工互补的格局。
有学者建议,前海面积较小,且邻近香港,必须主要发展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横琴则以澳门为依托,产业重点是旅游和科教;而南沙面积较大,可聚焦重点发展航运、物流、金融等。类似的建议必须充分考虑,分工必须到位。
这些整合难题,将是广东自贸区能否带动珠三角重振辉煌的关键之所在。
|
广东自贸区能否带动珠三角整合难题是关键
2013-11-21 | 时代周报